一位朋友問到新買數位單眼相機想配一顆鏡頭,我把這篇測試報告重讀了一遍。
數位單眼相機恆定大光圈標準變焦段的副廠選擇 :
˙Tokina AT-X 165 Pro DX ( 16-50/F2.8 )
˙Tamron SP AF 17-50mm F/2.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[IF] ( 17-50/F2.8 )
˙SIGMA 18-50mm F2.8 EX DC Macro ( 18-50/F2.8 )
廣角端略有不同,價錢上Tokina要19500 ( 億華水貨價 ),Tamron要11500 ( 億華水貨價,後來改出內建馬達版要12200,舊版則停產 ),SIGMA12900 ( 億華只賣恆伸公司貨,無macro版只要11400,有macro且有HSM版則是16300 ),Tokina貴了很多啊。
原廠鏡的價格Nikon要到四萬,Canon要三萬,不是相同價格帶的產品,不予置評。
報告中提到Tokina變焦環跟對焦環的問題,讓這顆鏡頭實戰操作上很糟糕 ( 變焦環很小而且靠近機身操作困難,常時手持的位置在對焦環上,卻因為對焦機制的設計很容易轉動 ),加上價錢貴很多,畫質沒有特殊表現,基本上是可以不用考慮。
另外兩顆鏡頭先前已經有一篇更完整的測試報告。
兩顆鏡頭在解像力的設計上,SIGMA是廣角端較利,Tamron則是望遠端。
實際使用上,我個人會偏向選擇望遠端表現勝出的Tamron。
望遠端50mm配上光圈2.8,大約等於135片幅的75mm配上光圈4,拍攝人像希望求得明顯的散景鐵定要光圈全開,因此望遠端全開的解像力必須要挑剔,這點Tamron勝過SIGMA;廣角端拍攝風景,要求的是景深足,多半會縮光圈到4以下,能用F8拍攝更好,因此即便光圈全開是SIGMA勝出,但縮光圈後差別也縮小,縮到F8幾乎沒差。
邊角畫質由於Tamron的焦平面 "並非平面" ,因此邊角畫質的測試比較不值得參考,實用上也沒有太大意義。
兩顆鏡頭的散景表現雖然有差,但是差異太小我傾向忽略;廣角端Tamron雖然解像力輸掉但是視角達到17mm小勝SIGMA的18mm;色彩表現上SIGMA明顯較濃艷,這點我反而喜歡Tamron清淡一點留給後製多些彈性,懶得後製用SIGMA不錯;最後SIGMA近拍距離最小,所以自行冠上了MACRO微距攝影的標誌,不過放大率只達到 1 : 3 也要跟人家稱MACRO實在莫名奇妙,一般至少要到 1 : 2 才算進入微距攝影的殿堂,對於這顆的微距功能可別太認真才好。
買SIGMA的人似乎不少,畢竟一樣價錢這顆買到的是公司貨,評測上畫質差異也不大,而SIGMA的鏡身質感優於Tamron,所以SIGMA很有競爭力。
Tamron還有其他小小優點,例如它的對焦速度略快,重量略輕,這兩點對我來說都值得加分。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我上面分析的,望遠端光圈全開誰銳利誰就贏,因為這是很實戰面的問題,不想要妥協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